1993年,國家教委下達了《中小學生統一著裝》文件,拉開了全國中小學生校服著裝的序幕。運行到現在,關于校服的爭議一直源源不斷。
一部分人認為應該仿照日韓校服。通過日劇韓劇的傳播,白襯衫,百褶裙的校服套裝深入人心。更有些專家提出應該繼承自家傳統文化,將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進行推廣。認為這樣既可以從小培養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又可以培養中小學生的審美意識。
古有“只看顏色宜漢裝”之說,漢服的秀美是其他服飾無法比擬的,自有其獨特的韻味在里。那么將漢服作為中小學校服推廣到底可行嗎?
1.樣式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是一種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服裝風格。其樣式多樣,顏色各異。若是要推行其作為校服必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推行漢服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將何種樣式的漢服作為統一標準進行推廣。
有些專家建議把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這個提議是否可行?
就拿現如今常常出現在市面上的漢服樣式就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圓領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這不還算完全,實際情況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不論樣式,就是一件完整的漢服通常就有三層,分為小衣,中衣,大衣。
若是漢服推行,那么小學生穿衣恐怕都得家長幫忙。其次,春夏秋冬四季都得給學生制定不一樣的漢服,春夏得輕薄,秋冬又得厚重,更甚冬季還要加一件斗篷保暖。其繁瑣性暫且不說。
Z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中小學學生年齡階段獨特的活動性。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對外界好奇,活潑好動的時候。而漢服實行“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這就不僅極大限制了中小學生的活動性,阻礙了學生的天性,更是多了許多不安全因素。
若是再考慮到中小學的體育課,那又得為體育課單獨制定一套適宜活動的漢服。
單單就是樣式的選擇,漢服的改良就已經是極大的困難。再者,中小學生僅僅是穿上漢服校服,那么發型,鞋襪又該如何搭配。先說發型,古時不論男女皆為長發,其次鞋襪,古代可沒有涼鞋一說?,F在為了方便舒適,人們大多選擇輕巧的運動鞋。這要是搭配在漢服上未免有些不倫不類。
有些專家建議把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這個提議是否可行?
當然,現在不拘于古禮,人們對于改良漢服也是樂見其成。但如何讓漢服適應現代生活,如何讓漢服穿搭相宜也是一個大大的難點。
再來看現在的傳統校服,其實傳統校服一直被人詬病樣式難看,過于臃腫。就外形來看確是比不上華美的漢服,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過于臃腫就意味著寬大,而中小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幾乎一天一個樣,寬大的校服剛好可以滿足學生的生長。
而樣式難看就意味著耐臟,咱們傳統校服有多耐臟,相信廣大人民群眾深有體會。而傳統校服的運動性也一直大受好評,沒有人會懷疑學生穿著校服會伸展不開。
2.價格
在說價格,大家都知道一件漢服動輒幾百上千,考慮到春夏秋冬四季起碼要準備四套漢服作為校服,簡直是一筆不菲的價格。而且并不是很多家庭都負擔的起。
再者,中小學生喜好打鬧,這樣也會導致漢服極易弄臟,而且不好清洗。這樣手工費清洗費加起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支持?;蛟S對于城市家庭覺得可以負擔,但對于農村地區的家庭來說,一些孩子家里困難,回家還要幫忙做活,哪有精力去維持漢服的干凈呢。
有些專家建議把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這個提議是否可行?
但是傳統校服就不一樣了,它耐臟,好洗,而且便宜。同樣的價格可能只能買一件廉價的漢服,料子粗糙,繡工簡陋,而校服卻能買到柔軟的纖維布料。雖然外形略微丑陋卻不失舒適。
再者大家都穿著丑丑的校服在校園,就更容易將心思放在學習上面,還能防止學生的攀比之心。小學生或許還好,年少不知事。而作為中學生,正是懵懵懂懂對異性好感的年紀,小女生都穿的漂漂亮亮,男生都帥氣逼人。那么如此,到底是書本上的知識好看,還是穿上漢服的異性吸引人呢。
3.可行性
改良校服不僅要學校同意,更是要注重家長的意見。雖然現如今這一代代的家長思想都更加開放。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漢服作為校服。
漢服始終還是一種不普及的文化,只流行在一部分人的小圈子里面。所有人都知道漢服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服飾,卻始終還是缺乏對其真正的了解。
而在古代,漢服也是作為正裝出現,代表了一種莊嚴神圣感。古人只會在祭祀,祈禱,祭祖等重大活動才會穿出來。在平時,古人也會有自己的常服。
古人也是需要考慮衣服的實用性,平時活動勞作更多的都是穿著常服。
有些專家建議把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這個提議是否可行?
現如今,漢服代表的莊嚴大氣,淑女氣質更多的可以被其他衣服取代,更多的則是代表一種傳統文化象征,一種傳統文化信仰。
由此可見,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漢服都無法作為普及的常服出現。而用漢服做校服,對其美觀性和文化性的展現是相當的,但他的其他特性卻無法更好的展現出來。漢服過于繁瑣,實用性不夠。終將會被其他的服飾所代替。
我們不反對人們穿漢服出行,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不忘根本,發揚傳統。但是也不建議將其作為常服出現。專家的本意本就是繼承傳統文化,培養中小學生審美意識。既然如此,或許我們應該效法古人。
我們可以定期舉辦漢服節等傳統文化節日,在此期間,可以要求中小學生統一著裝,穿上漢服,一起感悟傳統文化魅力,繼承傳統文化精神。
由此可見,專家建議的將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在此看來確為不可行。我們固然要繼承傳統文化,卻也要改革創新。好的繼承下來,壞的就要拋棄掉。俗話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便是如此。